解析温湿度传感器原理方面的知识!

分享:
人气:5219 发表时间:2009-08-16

解析温湿度传感器原理方面的知识

温湿度传感器的分类

  • 按工作原理分类
    • 物性型:这类传感器是利用某些材料的物理特性随环境温湿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它又可细分为水分子亲和型和非亲和型两类。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实用的湿度传感器都属于水分子亲和型。
    • 结构型:文档中未详细提及结构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般来说,结构型温湿度传感器通常是基于物理结构的变化来感知温湿度。例如,利用湿敏材料的几何尺寸(如长度、体积等)随湿度变化而改变的结构,或者基于特定结构在不同温湿度下的光学、电学等特性差异来实现温湿度的测量 。

水分子亲和型湿度传感器的感湿机理1742350032005

  • 阻值变化:感湿材料在吸湿后,其内部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子的运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材料的电阻值发生规律性改变。比如一些金属氧化物材料,吸湿后其晶格结构可能被破坏或改变,电子散射几率增加或减少,进而引起电阻的变化。
  • 电容值变化:同样,当感湿材料吸湿时,其介电常数会发生改变。由于电容的大小与介电常数相关(电容计算公式C=dϵS​ ,其中ϵ为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所以材料的电容值也会相应地出现规律性变化。像高分子、电解质、碳—聚合物混合材料等都可能具有这种特性。

湿度传感器存在的问题

  • 物性分散性:目前电子敏感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并且元件制作工艺也存在差异,这就导致感湿元件的物性存在分散性。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批次生产的传感器,其性能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
  • 间接测量关系:感湿元件的物性(如阻值、容值)与湿度值之间并非直接对应的关系,需要通过专门的转换电路将阻值或容值的变化转换为便于测量和处理的电压或电流量值。不同的转换电路设计、不同的材料特性以及不同的传感器结构,都会使得最终反映出的湿度值存在差异。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与使用

  • 合理选型:市场上温湿度传感器品种繁多,各有优缺点。用户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合理选择传感器,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指标。因为在很多工控条件下,将湿度传感器的误差确定在±5%RH以内就已经能满足使用要求。
  • 精度要求与检测:如果对温湿度测量的精度有特殊要求,例如精度要求较高、使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或者主要在低湿段或高湿段使用等情况,最好找权威的计量部门使用二级以上的标定设备进行检测 。因为采用精度低的测试手段可能只能得到置信度很低的结论,只有经过全面、准确的测试,才能深入了解湿度传感器的技术性能,从而合理使用该传感器 。

24小时服务热线13544276353

胜群首页 | 胜群简介 | 传感器产品 | 企业文化 | 新闻资讯 | 下载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胜群

地 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三祝里明利工业园11号2栋 

QQ:业务咨询2673036305  2424051971

咨询热线:86-13544276353

CopyRight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胜群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湿敏电阻,温湿度模块

网络技术支持:联迅网络